面对还不擅用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儿童,我们成年人对于他们的所感所想往往觉得无从了解,不过,经过心理学家的大量观察和研究,已经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有关儿童心理特征的理论体系,也由此发展出了儿童教育和家长应对的一些重要方式和方法。
(一)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的发展
儿童对新鲜的物体、情景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试着做的愿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好条件。
儿童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愿意管别人的事了。
(二)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大量观察研究发现,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是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后再做,儿童听故事时,喜欢伴有动作表演,边看边演,边看边听,这些特征都是思维活动与动作不能分离的表现。
(三)行为受情绪支配
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为。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有了情绪就有活动的积极性。
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是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是儿童情感发展的一种正常表现,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慢慢地帮助儿童消除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
(四)喜爱模仿
儿童的模仿性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来学习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树立好的模仿榜样,尤其要注意家长和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
以上罗列了一些儿童心理特征,也由这些特征引发出一些能够指导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应对措施和教育要点,相信对广大孩子家长还是很有指导作用的。总之,儿童期孩子的心理还是较为脆弱的,家长和老师在关注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怀与呵护。 |